1)第887章 袁南亭驰援战场,洪敬岩击杀当国(2)_雪中悍刀行(全集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袁南亭的一万白羽轻骑从董卓私骑的侧翼突兀出现,铺展开一条极为漫长的锋线。北凉骑军有个惯例,素来重弩而轻羽箭,唯独这支白羽卫可谓例外,人人负箭囊插白羽,长于马弓。当年离阳老皇帝生平唯一一次御驾游历北凉边关,人屠徐骁所率骑军参加校武便是白羽卫。据传当老皇帝抬头看到那漫天白羽箭矢向北方泼射出去之际,由衷感慨“不承想盛夏时分,寡人也能领略到大雪漫天的景象,壮哉”!

  董家私骑主将阿古达木纵马飞奔,嘶吼连连,下达一条条命令。草原骑军虽然随着时间推移,尤其是洪嘉北奔后春秋遗民带去大量兵书,对于沙场调兵遣将一事,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白天旗号、夜战火把这么粗糙,将帅身边已经配备有相当数量专职传令的旗骑,以求整支大军如臂使指,争取在每一处小战场让每一名百夫长都明确主将意图,而非只知道大致上往哪里冲锋往哪里增援。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这一步的北莽骑军,其实屈指可数。柳珪之所以能够深受北莽女帝器重,赢得“半个徐骁”的美誉,就在于柳珪骑军的打法最细腻,最神似北凉骑军,故而胜局必定能胜,输也绝不大败。

  柳珪之外,董卓的步军和赫连武威的西河军也算两支。至于董卓的骑军,足以让北莽有识之士扼腕叹息。当初由于战功过于显赫,之后饱受北莽王庭权贵的掣肘,甚至不得不刻意压制骑军数目在万骑左右。黄宋濮之所以黯然离任,看似是瓦筑、君子馆一系列战役不利,其实未必跟其对南朝骑军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无关,此举被北庭草原悉剔和南朝元老豪阀纷纷视为意图不轨,妄自篡改祖宗根本,其心可诛。

  反观新任夏捺钵种檀在葫芦口攻城战中体现出来的种种改制,事后却没有受到太多王庭方面的诟病,除了草原需要树立起一位英雄之外,种檀土生土长的北莽武将身份何尝不是护身符?

  一万在冲锋前经过短暂休整的白羽卫,率先挽弓劲射。箭矢如隆冬暴雪铺天盖地,仓促布阵迎敌的董卓私骑瞬间便有数百骑中箭落马,但是这八千私骑的骁勇彪悍,也在此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展露。阿古达木和那些千夫长的既定方略毫无偏差,阵形渐次展开,以防白羽卫形成一个最利于马弓攒射的弧形包围圈。

  但是占据先机的北凉边骑并没有就此作罢,而是开始变阵,亦是将白羽轻骑的卓然机动性发挥到了极致,所以战场上便无形中出现了一幅壮丽场景:一万白羽轻骑不但没有刻意追求中军阵形的厚度,反而在奔袭途中左右两翼骤然加快速度,由先前浑然一体的弧线冲锋骑阵,无形中变成了趋于平行的两条蛟龙。而阿古达木的骑军曾经分为左中右三支,率先遭遇白羽轻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la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