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八十六章 调兵遣将,定南将军_我为红楼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传胪(二甲第一名),至今已过近六十载,是三朝元老,在太上皇时期,因为谏言,几经贬谪,哪怕是到岭南做一个下县的县令,他依然不坠其志,兢兢业业,护佑一方百姓平安,在民间极有贤名,被无数官员和文人士子当做楷模,连那些大字不识一个,粗鄙不堪的武官都对他尊敬有加。

  景文帝即位后,立刻招他入京,拜中和殿大学士(从一品),位列六殿大学士之首,另加其为太师,食禄三千五百石,引为座上宾,以师礼待之。

  他制定过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,他睿智平和、高风亮节、学识渊博、刚正敢言、为官清廉,是真正的道德大儒,比曲阜那些满口之乎者也,仁义道德,却不干人事的无能鼠辈强上太多。

  最难得的是,他族中无一人在做官,没有收过一个弟子,家中只有一个老妻和一个患有痴病的儿子,一家三口住在南城的一间小院子里,连一个下人都没有,名下更没有田庄商铺之类的资产,所有的收入都是俸禄,即便如此,他每年只取三百石,剩下全都散给外面那些贫苦百姓了,他出门不坐轿子,只骑一头老驴,家中最贵重的东西大概就是是官服和高祖皇帝赐的龙头拐杖了。

  有一次景文帝心血来潮,登门去探望他,进去一看,他们一家三口正在吃晚饭,桌子上只有几个粗粮馒头,两小碟咸菜和一盆稀粥,唯一的一颗熟鸡子还是给他患有痴病的儿子补身体用的。

  景文帝仰天长叹,泪洒当场,心中愈发的敬服,对他可以说是言听计从。

  李基继续说道:“抚民政策也很不错,只是征讨时能不能势如破竹,不能确定,毕竟其中存在变数,不过贾少保对安南国国情分析的很好,战争潜力有限、社会矛盾巨大、等级制度明显。”

  景文帝不说话,只是紧紧的盯着李基,他再次沉吟片刻,又看了看跃跃欲试的贾瑜,笑道:“陛下,老臣觉得可以一试,并且十拿九稳,就像贾少保所言,实践是检验设想的唯一标准,既有进取之心,得此良机,又岂能错过?”

  “好!”

  景文帝一拍御案,大叫一声,在堂内走来走去,他脸色发红,嘴里念念有词,转了好几圈才停了下来,看向贾瑜,一字一句的问道:“朕便给你这个效犬马之劳的机会!敢不敢去?”

  贾瑜单膝跪地,心中激荡不已,高声道:“有何不敢?开疆拓土是我辈武勋之荣耀,微臣自当效仿先祖,为国尽忠,微臣在此立下军令状,两年之内攻克安南国都,否则提头来见!”

  “好,有志气!朕没有看错你,便按你说的,调五军营、神机营和扬州大营,共计七万五千名将士,也罢,再加上奋武、敢勇和立威三营,给你凑齐十万大军,民夫就从剑南道内征集。”

  十二团营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la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