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95章 民生问题_欢迎来到实力至上的19世纪欧洲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随着欧洲黄金时代的到来,各国也开始了自己的工作,巴尔干战争使得欧洲各国赚的盆满钵满,整个世界进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事情,除了非洲和美洲那边的小摩擦之外,最能吸引大伙注意力的还是发生在东方的一系列革命。

  但由于这条世界线中,大明主要的敌人是沙俄,而明帝国很明显比大清硬气多了,总体战上甚至还能取得一定的优势,俄罗斯对远东的侵略也间接的帮助大明削减了内部矛盾,几乎所有国民都没有将内部的问题太放在心上,主要还是对付来自西方的敌人。

  所以大明的革命并不牵扯思想,对于欧洲的民主主义思想,明王朝秉持的就是一个已读不回,他们认为西方强大的原因就是他们有工业化,等我也有了,那你们还敢过来揍我不成?

  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,大明的洋务运动日益兴起,许多先进的工业机器都被引入大明,但是在奥古斯特看来,大明这么个搞法最终肯定也是复刻清朝的结局,最重要的思想并没有得到解放,那即使他们从欧洲购买到了先进的工业机器,他们也难以完成产业升级。

  但虽然大明内部有一堆问题,但还是能给德国提供稳定的收入,德国在大明的贸易可以说是风生水起了,大明盛产许多欧洲稀缺的资源,而德国又拥有全欧洲质量最好的商品,一来一回,光是这个差价就能赚好几倍,德国赚麻了都。

  将目光看向巴尔干半岛,在各方的努力以及巴尔干诸国半残带来的各种红利之下,以色列在东色雷斯建国,至于这里的原住民,反正犹太人是表示要跟他们和平共处,但犹太人的嘴骗人的鬼,谁信谁傻逼,这也不好说。

  大部分的民族都由教会出钱帮忙迁徙,该去哪里就去哪里,是希腊人就把你引渡回希腊,是土耳其人就帮你引渡回土耳其,赶紧把民族啥的全部丢进他们该在的地方,以免民族问题再次引发战争。

  天主教会在君士坦丁堡也算是站稳脚跟了,东正教会只恨财力不足,只赢得零星的几个教堂,主要还是背后的主顾俄罗斯没钱了,不然他们还能再坚持一会。

  在世俗上拥有一定影响力的教会也投桃报李开始跟英国进行合作,对于以色列的问题天主教会就保持了沉默,犹太教跟天主教势如水火,现在看在同一个大爹的面子上选择了合作,大家各奔东西,互相的口水战还是免不了的,但是气氛上要缓和了许多。

  德国这边最近忙活的东西比较少,俾斯麦对宗教还有一定成见,对于宗教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,她并不相信。

  俾斯麦不喜欢天主教这件事情在德国人尽皆知,但自从伦敦会议结束之后,俾斯麦也改变了一下策略,对宗教开刀这件事情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事,你可以说天主教会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la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